昨天,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发了通讯“经济特区:对外开放的窗口 改革的试验田”,评价以深圳为代表的各类经济特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。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改革的试验田,特区的发展是中国实现历史性变革的一个精彩反映。昨天的人民日报也以“改革开放的旗帜——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历程扫描”为题,回顾了我国经济特区发展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,并展望了经济特区的新内涵、新定位和新走向。
时光回到1980年,深圳、珠海、汕头、厦门4个城市被确定为第一批经济特区。它们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窗口。1981年底,在深圳蛇口工业区,矗立起这样一幅巨型标语——“时间就是金钱,效率就是生命”,当时有人称它是“冲破思想禁锢的又一声春雷”。深圳社科院院长乐正说,这说明特区人的金钱观、价值观、效率观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。要冲破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体制、机制,这需要非常大的勇气,正像小平同志当年说的“你们自己去闯,杀出一条血路来”。
就在昨天,总部设在深圳的招商银行斥资193亿港元收购了香港永隆银行53%的股权。
实施这一并购的是中国第一家企业投资的银行,只有短短21年的历史。招商银行总行行长马蔚华说,当时的体制是大一统的国有银行体制,招商银行一开始就是一家企业作为法人的银行,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胆的探索。 招商银行成了“体制外推动金融改革的试点”,开始实施一系列适应市场的新机制。也就是从那时起,凭借着新的机制,招商银行的总资产从最初的1亿人民币快速增长到了1万5千亿元,深圳也创造了经济发展的高速度。
改革开放30年,中国的经济特区从一种形式发展到多种形式、从沿海发展到内陆,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化的先导地区。深圳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1%,上海浦东新区2007年的GDP是1990年全上海GDP总量的3倍。
实践证明,经济特区是中国解放思想的探索者、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、是科学发展的排头兵。特区在探索中取得的一系列成功经验已经推广到全国,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。
人民日报在报道中提到,中国的经济特区在不断寻求突破。深圳率先为特区注入了“特别能改革、特别能开放、特别能创新”的新内涵,在中国“三来一补”发源地的深圳宝安区,淘汰了高污染、高能耗企业,用腾出的空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、发展循环经济。
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完成,中国特区的历史使命没有完成,中国的经济特区已经把“创新、和谐”写在自己的旗帜上,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行。